近日,市民梁先生给成都日报编辑部写来一封信,“前不久,乘地铁到园区,看见每节车厢贴满了刺眼的广告。广告上一个人戴着面具,蒙着脸露出凶狠狠的贼眼,广告美其名曰抢钱宝。不知是哪个商家在车厢内贴满了这样的广告,是推销自己的产品呢?还是教唆别人购买你们的产品蒙着脸去抢劫别人的钱财呢?……”就此,苏报君联系梁先生了解情况后,展开走访调查。
市民呼吁“警惕车厢内的精神污染”
梁先生今年72岁,因为儿子住在园区,所以经常乘坐轨交1号线。大概一个多月前,他看到所乘的轨交列车车厢里贴满了“抢钱宝”的广告。于是,他又朝前朝后走了几节车厢,发现全部都是。
“其实,这个广告我已是第二次看到了,次看到时就感觉不舒服。”梁先生告诉苏报君,再次看到这样的广告,他特别反感,而且这样的广告遍布每节车厢,他感觉很惊讶。思考许久后,决定向媒体反映情况,于是就给苏报写了“警惕车厢内的精神污染”这封信。“列车车厢是公共场所,怎能张贴这样的广告?”梁先生说,轨交不仅是公共交通工具,也是宣传精神文明的窗口,如果随意让这样的广告到处乱贴,不仅污染了环境,还会毒害人的心灵。
梁先生告诉苏报君,他并不排斥商业广告,但对这种广告特别反感。希望轨交公司对商业广告严加审核,并多贴一些公益性广告,传递社会正能量。
现场走访 不同年龄层看法不同
针对梁先生反映的情况,苏报君连续多天乘坐轨交1号线实地了解此类情况。
苏报君发现,轨交站点的平面广告主要分两类,一类贴挂在车站及站台轨道上方,另一类贴挂在车厢里。在连续乘坐了10多次轨交1号线后,苏报君发现,每列车的广告内容、布排相同,不同的班次用不同的类别,有的是金融、购物类,也有旅游、餐饮类,还有一部分是公益广告。但是,苏报君未找到梁先生所说的“抢钱宝”广告。
现场采访中,不同年龄层的市民也向苏报君表达了不同的观点。“80后”市民高先生认为,类似“抢钱宝”这种广告无伤大雅,自己不会太在意,也不会去关注。“70后”市民刘女士则与高先生持不同意见。她认为,轨交车厢是公共资源,车厢广告不能侵害市民的权利。而且,轨交乘客中有不少是孩子与学生,车厢张贴类似“抢钱宝”的广告,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。
主管部门 广告违背公序良俗坚决剔除
针对此类广告,苏报君多方采访,了解了轨交公司、工商、市文明办等相关部门的看法。轨交公司负责广告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苏报君,轨交车厢内确实做过“抢钱宝”的广告。轨交公司对广告有较为严格的审核制度,首先,必须要有工商部门的审核准入,不经工商审核的广告是不会在轨交车站及车厢内张贴或者播放的。其次,对于已经过审核的广告,他们还会根据轨交公司自己的要求,再次进行审核,剔除掉一些有损城市形象或者感觉会让人反感的广告。第三,如果广告贴出或者播放后,有市民投诉或反映广告内容有悖社会公德、令人不舒服,他们会及时撤换。
“以前,我们也接到过市民投诉。其中,有些投诉确实是因为有人对广告内容产生反感,但也有部分投诉来自于广告公司的竞争对手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成都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苏报君,在审核广告过程中,主要看两个方面:一是广告是否违法,二是是否妨碍“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”。如果违法,肯定无法通过审核;如果是违背了社会良好风尚,他们则会跟广告公司沟通,劝说并引导广告公司重新设计。
“一些商业广告‘语不惊人死不休’,故意用比较另类的画片或语言,以期达到抓人眼球的效果。”成都市文明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,作为商家,在设计商业广告时一定要有道德底线,不能违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公序良俗,对那些无益甚至有害的广告应该坚决剔除。
小调查
1.你是否赞成轨交车厢登广告?
□赞成,可弥补运营成本
□反对,轨交车厢是公共品
2.对于一个车厢贴满某个广告,你是否介意?
□介意,广告要适度不能占满车厢
□不介意,这是商业行为无可厚非
3.你是否接受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另类广告?
□接受,广告就是要吸引眼球
□反对,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